項目建設背景
青島港集團始建于1892年,是世界第六大港、中國第二大外貿口岸,位于環渤海地區港口群、長江三角洲港口群和日韓港口群的中心地帶,港闊水深、不凍不淤,是天然深水良港。主要從事集裝箱、原油、鐵礦石、煤炭、糧食等各類進出口貨物的裝卸、儲存、代理、保稅、分撥、加工、運輸等綜合物流服務和國際客運服務,與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2014年6月6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9年1月2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21年,貨物吞吐量突破6.57億噸、位居全球第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482萬標準箱、位居全球第七。
青島港集團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和山東省港口集團要求,深度融入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加快由門戶港向樞紐港、由物流港向貿易港“兩大轉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資產管理現狀
隨著近年來青島港集團整體業務態勢的高速增長,各類資產的種類紛繁復雜、管理模型各異且投資體量規模大,這給各類型資產的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傳統的資產管理系統已不再適應日益增長的資產管控要求和集團化管控的要求。各類資產的保有量、位置分布、閑置情況、運行狀況、投資收益、檢修進程等情況無法實時、有效地獲取,形成了企業資產調度和提升各類資產經營效益提升的最大瓶頸。主要表現在:
管理體系不完善:港口行業沒有成熟的資產管理解決方案,需結合國際、國家標準,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體系。
管理流程不連續:存在資產管理流程跨多系統流轉的現象,導致流程無法連續,存在斷點。
管理數據未貫通:資產成本數據采集、歸集分析不精細,資產管理數據未貫通全壽命周期。
管理線上未建立:占原值約67%的資產停留在線下價值臺賬管理,未建立全種類資產線上管理平臺。
項目需求分析
1
基于青島港戰略管控布局及資產分布特性,堅持集團化管控的思路,基于泛資產管理理念,建立全面覆蓋青島港不同類型資產的一體化管理平臺。
利用資產管理數字化平臺,全面固化ISO55000或GB/T 33172-33174的管理標準,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及APM體系的咨詢和建設,實現資產管理業務領域的規范化、標準化。
利用資產管理數字化系統,全面貫徹“橫向業務協同、縱向管控貫通”的戰略管控思想,縱向實現集團化管控部署的全面落地,橫向實現資產管理與統一用戶管理與認證系統、港口主數據平臺、OA辦公系統、全面預算平臺、港口GIS系統、執行控制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物資采購與庫存系統的全面協同。
利用資產管理數字化平臺,固化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業務,包括:資產建檔、資產領借用、資產盤點、資產變動、資產調撥、資產點巡檢、檢維修、資產報廢、資產處置等業務,兼顧與固定資產間的關聯,確保各類資產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全面導入資產管理移動應用機制,在有效提升各業務管理部門工作效率的同時,提升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2
結合項目整體規劃和項目一期建設現狀,將在以下幾方面加強系統建設。
?深化資產前期管理功能,加強資產前期的業務貫通和數據匯集
?對齊設備類資產管理水平,以及無形資產的精細化管理,針對此類資產高值、歷史遺留問題多、管理顆粒度標準靈活等特點,加強系統支撐;
?資產可視化、智能識別、智能應用等方面探索智慧化試點;
?強化資產管理業務數據的采集、匯聚和開發應用,輔助智慧決策。
項目建設目標
青島港集團一直致力于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應用數字化管理工具,建立運行效率標桿,跟蹤管理資產全壽命周期,在保障資產有效運行的前提下,降低資產運行成本。整體建設目標:打造青島港特色港口資產管理體系+iEAM資產管理平臺=港口智慧資產生態圈。
項目建設歷程
總體應用藍圖
?以青島港資產主數據為基礎,實現資產從規劃建設、采購、增資建賬、使用、盤點、調撥、報廢、處置、決策分析的資產實物全生命周期管理;
?以設備設施運維為基礎,建立從維修維護計劃、維修維護計劃的執行與控制、維修維護計劃的分析和報告體系的維修生命周期管理。
?以產權全生命周期為主線,實現對青島港集團產權業務體系的支撐,形成對經營過程的全面透視,規避經營風險,實現效益最大化。
?以青島港GIS地圖作為主線,可視化展現青島港集團核心資產布局,全面跟蹤核心資產登記、狀態可視、變動情況、維修保養、能源消耗等全生命周期過程。
?以公務車全生命周期為主線,完成對青島港公務車登記、年檢、調度、使用處置的全程動態監管,實現公務車的管理精細化。
?圍繞港口行業資產管理特性,實現自動盤點、語音報障、閑置識別、狀態監控等核心智能應用,提升人員工作效率,賦能智慧運營。
?結合港口行業特點,從EAM到APM,在資產成本LCC、投資分析、性能分析、周轉率、能耗分析、購置決策等方面探索智慧化試點。
?基于BIP平臺系統架構,構建青島港集成的、統一的管理平臺,將集團多組織、異構系統實現在統一的技術系統平臺上,實現資產可視化、專業化的管理。
總體應用價值
1
形成具有港口行業特色的資產APM體系,并在YonBIP資產云產品上落地應用SEC指標體系,全面、系統的提升了青島港資產管理的水平,為后續資產管理持續提升指明了方向。
2
泛資產管理體系的深入應用,機械設備、港務設施及庫場設施、工器具、IT資產、辦公資產、構筑物、車輛、景觀綠化、無形資產等19大類資產全部實現了全過程管理。
3
系統建有15大模塊、共232個功能節點,覆蓋全種類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流程,為資產管理體系打造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4
面向資產現場管理場景的工作臺規劃及實現。以主要生產設備、作業機械的設備現場管理場景為藍圖,實現了兩類工作臺即問題工作臺及工單工作臺對問題和任務的統一、集中處理。
5
關鍵業務APP全面覆蓋,結合智能識別機器人,實現了語音上報故障的應用。
6
基于港口行業資產管理特性,實現多角色駕駛艙、三維可視化、自動盤點、閑置資產盤點等核心智能應用。
7
為青島港內部領導及相關高管提供的指標分析。打破異構數據隔離,實現指標分析及決策場景落地。通過詳盡的指標體系,實時青島港資產的運行狀態,將采集的數據形象化、直觀化、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