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與世界一流水平相匹配的稅務管理體系,不僅是央國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國資國企及大型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規模大、人員多且涉稅經濟交易比較復雜,一般會涉及多業務板塊,多納稅主體,多主管稅務機關、多流程、多崗位,稅費種類多、計稅方式多,部分出海的企業還涉及到不同國家的稅收法規和政策,不同稅區的政策規范和征收要求存在較大差異,不同稅種的申報規則、表樣規范和操作流程均有所不同。國資委發布的《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強化稅務管理職能,實現規范高效,更加突出“支撐戰略、支持決策、服務業務、創造價值、防控風險”的功能作用;推進集團化稅務管理,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完善稅務管理信息系統,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率。這給國資國企及大型企業的稅務數智化專項提出明確的方向和要求。
某大型國資集團企業是一家以酒飲為主業,以其他產業配套的大型集團公司,擁有一家上市公司,多個產業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公司涉及稅種費超過15個、整體稅負較高、涉稅潛在風險較大、稅務管控難度高。根據對外披露數據測算,公司2021年整體稅負42%以上,其中增值稅稅負12%,消費稅稅負11%,所得稅稅負17%,其他稅費2%。企業圍繞三大主業謀發展,以一家上市主體為核心子公司,擁有全資、控股和參股公司 36 家,涉足多個產業。隨著金稅四期的試點上線,國家稅收征管效能從“經驗管稅”到“以票管稅”再到“以數治稅” 的智慧稅務藍圖,企業的稅務管控數智化還處于基礎搭建狀態,傳統基于手工算稅、報稅、統計、分析、靠經驗管稅的傳統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尤其是在智慧稅務逐步推廣的背景下,大型集團企業的傳統稅務管控向稅務管控數智化轉型是企業稅務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企業規模大,總部到末級分子公司層級多、組織架構復雜,稅務管控難,稅務人員配置不足,需要完善稅務管理體系和信息系統支撐能力。
企業業務規模大,管控層級多,組織架構復雜,涉及多業務板塊、多組織核算、多地區多口徑申報,集團總部和股份總部有稅務管控職能沒有精力管理下屬單位稅務,也缺失管控抓手,涉稅政策研究嚴重不足,稅務專職崗位人員配置不足,稅務系統上線帶來崗位人員工作職責和內容的重新評估,同時考慮兼職崗位和外部資源的配置。
提升建議:完善企業整體稅務管理體系,并升級現有的稅務發票系統到全面的稅務管理系統,支撐總部稅務管控訴求,支持多組織、多業務、重點稅種的計稅、申報和風控分析訴求;借助稅務管理系統建設,為企業稅務管控提供抓手;逐步實現企業的稅務管理從分散到統一、涉稅流程從線下到線上、稅務管理從人工到自動、政策響應從被動到主動應對的改變。
涉稅數據質量不高,亟待拉通業財稅系統、梳理涉稅數據標準、完善涉稅數據模型。
現階段,日常的稅務管理中,計稅核算、計稅核價、申報繳納和統計分析工作業務量大、人工線下處理方式為主,存在工作效率低、涉稅數據質量不高、風險控制不到位的難點。主要原因是缺少統一的稅務系統支撐,涉稅信息分散線下手工表格或不同業財系統,如營銷系統、供應鏈系統、財務系統、發票系統和日常手工臺賬,亟待稅務系統的升級和業財稅系統的拉通,建立重點稅種的稅源信息采集和計稅申報的線上化管理。
提升建議:借助集團統一的稅務系統建設,梳理并優化涉稅業務流程,拉通業財稅系統,獲取涉稅源頭數據,提升涉稅的數據標準和質量。
稅務風險以被動應對為主,缺少風險量化指標和自動預警機制,存在潛在申報不及時、政策執行不夠精準和備案備查資料不全面的潛在風險。
稅務風險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點領域之一,稅務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具備涉稅數據管理和風險量化指標及自動預警機制作為基礎,拉通業財稅系統并利用稅務系統稅務風險管理作為支撐,完善涉稅風險指標和稅務分析模型,才能讓稅務風險以被動響應轉變為主動應對的效果。
提升建議:基于涉稅數據獲取和涉稅數據管理,建立量化的風險預置指標和預警機制,集團總部和股份總部統籌涉稅風險管控并加強稅負分析。未來針對不同業務板塊,不同企業的不同稅種,需要及時、準確的統計稅負水平和同比環比精準分析。
企業業務發展快,同時稅收政策變化快,需要具備靈活應對變化的能力和持續運營、不斷升級優化稅務系統。
稅務系統不僅需要拉通業務、財務系統,同時需要外連稅局端,目前局端全面啟動金稅四期系統和試點推廣數電票,需要企業稅務系統能夠快速響應政策變化帶來的計稅、核價、申報和優惠的變化,同時需要響應數電票、稅企直連接口的變化。
提升建議:基于企業稅務系統建設不僅實現內通外連,對接局端系統,并快速響應財稅政策和局端系統的變化,共同做好系統持續運營、不斷迭代升級。
1、全面提升集團稅務管控能力
企業著眼于提升集團總部的稅務管控能力,制定全面稅務管理、重點監控的稅務管控框架,以降低稅務風險、提升稅務合規。通過建立自動化稅務申報機制流程,滿足日常報稅需求及財稅稅局管理需求;制定應對稅務稽查、稅務檢查等特殊事項的應對機制,并通過數字化手段建立信息共享與線上留存;設定數字化稅務風險識別、評估、應對、反饋全流程管理機制;基于涉稅事項管理,賦能對接業財流程、數據與系統,實現業務協同支撐;定期評估稅務管控情況與稅務運營效率,實現實時管理監督。
2、建立稅務服務和管控數智化平臺
建立稅務服務和管控數智化平臺是實現集團稅務管控實踐的核心環節。該平臺需要包括涉稅數據管理、基于數電票的全要素全流程管理、全稅種計稅自動化處理和報告生成、涉稅數據分析和挖掘等功能模塊。涉稅數據采集和整合可以通過統一技術底座、主數據對接、業財稅流程融合等方式實現;基于數電票的全要素全流程管理通過統一發票服務、業財系統深度融合、樂企平臺對接等方式實現;全稅種計稅自動化處理和報告生成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計稅規則引擎和自定義報表技術等方式實現;涉稅數據分析和挖掘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機器學習技術等方式實現。
3、業財稅融合,提質增效促合規
打通業財稅系統,實現全稅種涉稅數據的源頭管理,如消費稅管理,可以通過獲取關聯公司銷售數據,為消費稅核價和計稅提供數據源;增值稅、消費稅視同銷售管理,通過獲取供應鏈出庫和領用信息做視同銷售判定;在智慧法務和資產系統上線基礎上,獲取法務合同、資產的房土信息做為企業印花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稅數據源。
4、實現集團全稅種管理,精準計稅申報
獲取業務、財務和發票數據,為全稅種的精準計稅申報提供依據;覆蓋企業增值稅及附加、消費稅及附加、企業所得稅預繳、財行稅、個稅代扣代繳及其他稅費的計算、計提、申報和繳納。
5、強化集團稅務風險管理,統籌風險控制
建立政策法規庫案例庫,分業務、分稅種梳理涉稅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定期開展稅務風險監督檢查;按風險監控和自查自檢的風險指標做檢測預警,強化風險監管與應對處理,統籌風險控制。
6、用數賦智,加強集團稅務分析
借助數智稅務應用應用和業財數據,建立企業對稅務分析、決策需要的數據源和分析模型;開展稅務數據分析,挖掘稅務數據價值,助力數據賦能支持業務和投資決策,提升稅務數據對決策的信息支持能力。
1、打破信息孤島,統一集團涉稅數據管理
涉稅數據管理的主要目標是能夠做到數據可使用、數據可追蹤、數據可管理,實現數據資源在各組織機構部門的共享,推進信息資源的整合、對接,從而提升企業稅務數字化水平,更好地滿足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計稅申報、經營決策的需要,發揮更大價值,最終企業實現數智稅務。涉稅數據管理從涉稅數據采集入手,協助企業將分散于企業內部系統及線下各處的涉稅數據進行統一歸集和整合,打破企業內部當前“涉稅數據孤島”的局面,形成完整的涉稅數據池,為涉稅數據治理奠定扎實的基礎。
2、集團全稅種計稅自動化處理和報告生成
從相關涉稅系統抽取數據或者人工導入數據,自動進行應繳稅費的計算,將稅金計算單推送至財務核算系統生成稅金計提單,稅金計算單經復核無誤后生成符合稅務機關要求的納稅申報表,自動實現稅款申報、解繳,將繳款單推送至財務核算系統生產繳款憑證。實現增值稅及附加管理、消費稅核價和計稅申報管理、企業所得稅預繳管理、財行稅和其他稅費管理。對審批通過納稅申報表進行數據打包、加密簽名;支持電子稅務局開放接口的地區和稅種的一鍵納稅申報,同時支持納稅申報報表導出。
3、消費稅核價和計稅管理
從現有營銷管理系統、終端管理系統、電商平臺等所有終端銷售關聯方獲取銷售數量、價格信息現有已實現,對接稅務服務平臺,實現消費稅核價管理,消費稅計稅和申報應用。
4、集團稅收優惠管理
針對集團企業的研發費用加計管理,按照研發項目歸集投入人、財、物等費用,自動生成研發費用匯總明細表,同時每筆發生費用均可追溯至原始憑證,稅務管理人員可對匯總明細表進行復核、編輯操作,最終形成研發費用管理報表。
5、集團稅務風險管理
分稅種設定風險場景和監控指標,包括不限于對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設定風險預警指標,支持納稅動時可視、及時提醒,實時監控稅務風險。
6、集團稅務統計分析
分稅種對全公司涉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涉稅預測分析、涉稅自助分析、對解繳稅款按照上繳中央、留存地方情況進行統計等,最終形成分析報告。
7、集團稅務政策知識庫
通過財稅信息庫,可以查看財稅最新信息,包括法規、財稅報告、專題、案例等。支持對接國家稅務總局稅收政策庫并及時更新稅收政策,便于稅務管理人員查詢和使用。
05
涉稅數據聚合能力:建設符合企業稅務運營訴求的稅務數據池,實現涉稅數據的集中存儲并提升數據質量。
稅務運營決策能力:通過平臺稅務專項事項處理能力及涉稅判定規則的完善,為稅務人員參與業務運營決策提供助力。
精準合規能力:統一和規范企業各級機構稅務作業的操作流程計稅標準和口徑,有效提升企業稅務遵從度。
提質提效能力:持續提升稅務管理自動化應用能力,提高人員工作效率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分析、風險管控等高價值工作。
集團風險管控能力:建設稅務風險管控體系,幫助稅務中高層管理人員有效識別企業稅務風險并及時應對。
從集團企業稅務管理數智化轉型分析,構建數智化稅務管控體系是大型企業強化集團稅務管控和世界一流財稅體系的必然選擇,越來越多的集團企業把稅務數智化建設作為稅務職能變革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通過集團稅務管理進行集約化管理、標準化處理、專業化運營,有效提升運行效率、管理水平、風險防控能力,支撐服務集團業財戰略和高質量發展。
用友領航企業服務35年,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稅務咨詢專家和財稅數智化建設實踐團隊,在稅務管理領域積累了豐富的領先實踐經驗,先后為中國聯通、國家電網、中核集團、國投集團、中節能集團、中國物流、中國燃氣、云投集團、上海醫藥、山東高速、海螺水泥、貴州茅臺、湖南建投、甘肅建投等諸多國資國企及大型企業提供了領先的稅務管理數智化解決方案。大型企業稅務管理體系構建和數智稅務平臺建設,用友BIP稅務云持續引領,助力企業向世界一流稅務管理體系邁進。